健康小站|立秋时节提升免疫、祛除肺邪,可多按这两个穴位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曹露婷 通讯员 许红芳

立秋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的“立”意为开始,“秋”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意味着暑去凉来,秋天开始,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

西湖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供图


(相关资料图)

在秋季养生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应当掌握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顺应四时养生。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有凉风时至,天气变化无常。俗话说“春捂秋冻”,这个季节穿衣感到微凉是最好的状态,不必过早添衣,适度的冷感可以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今天,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西湖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俞婷婷主治中医师跟大家分享立秋节气调养之道。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提到:“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如西红柿、柠檬、山楂等。肺在五色里属白,立秋时多食白色的食物也有生津润肺、补益肺气之效,如银耳、蜂蜜、莲藕等。立秋后天气渐凉,寒凉食物要少吃,避免伤脾胃,如西瓜、香瓜、黄瓜等,另外可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之物。

西湖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供图

立秋节气,我们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忌怒上火。俞婷婷医生介绍了一招最简单调节情绪的方法——大笑。保持“心无其心,百病不生”的境界,养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神志安宁、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可减少秋季肃杀之气对身心的影响,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们应当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起居上应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着装应宽松舒适,选择滑爽的衣料,衣裤不宜太紧。青年人在秋季衣着不宜穿多,避免身热汗出,汗液过多易阴津伤耗、阳气外泄,不利于养生。

俞婷婷医生还介绍了两处穴位按揉。

西湖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供图

大椎穴又称“督阳之海”,为保健要穴,能主宰全身,按摩、艾灸等可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的作用。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西湖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供图

天突穴在颈前区,胸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上。用食指指腹按压天突穴2~3分钟,以感觉舒适为宜。天突穴属任脉,与肺部联系密切,外通气窍,是气息出入的要塞。按摩此穴,对祛除肺邪、润肺益气有重要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